我院“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模式獲中國教育在線等知名媒體的廣泛報道

來源: 時間:2025-03-04

近期,中國教育在線、廣東高等教育等知名媒體報道了我院以‌OBE(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為核心構建的“一體兩翼”人才培養特色。

以下是媒體報道全文:


近年來,随着粵港澳大灣區保險行業加速轉型升級,市場對具備國際化視野和實踐能力的保險及精算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太阳成集团tyc234cc以OBE(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為核心,創新構建“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夯實專業課程體系、深化産教融合、拓展國際化路徑,為灣區乃至全國輸送了大批高素質保險及精算人才。該模式不僅有效破解了傳統教育中“學用脫節”“視野局限”等痛點,更在就業質量、學科競賽、國際認證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效,成為新時代金融教育改革的标杆案例。

破局:瞄準行業痛點,重塑人才培養模式

保險及精算專業兼具國際性與實踐性,但傳統人才培養模式長期面臨三大挑戰:課程體系滞後于行業需求、實踐創新能力培養不足、國際化視野欠缺。太阳成集团tyc234cc深入調研人保财險、平安财險、太保财險、中華财險等行業龍頭企業後發現,市場對人才的期待已從“理論基礎紮實”轉向“實戰能力強、國際認證完備、适應行業快速疊代”。為此,學院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金融類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标準》(以下簡稱《國标》)為綱,構建“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模式——以“遵循《國标》的新型課程體系”為主體,以“立體化實踐能力培養”和“多模态國際化教育”為兩翼,形成“專業基礎+實踐創新+國際認證”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在課程設置上,學院将“三基”(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基本技能)融入必修課,同時開設“專、新、特、靈”的選修課,涵蓋保險前沿技術、專用業務領域等内容;職業導向課程則聚焦實用性,引入CII、SOA、FRM等國際資格認證内容,确保學生“畢業即能上崗”。

實踐:校企協同發力,鍛造實戰硬實力

“保險及精算不是紙上談兵,必須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錘煉本領。”學院院長陳輝教授介紹。為破解實踐短闆,學院與人保财險、太保财險等行業龍頭企業共建“校企協同培養班”,推出“課程+實習+就業”全鍊條培養模式。近三年,校企合作班累計培養學生數百人,實現“崗課無縫對接”。

學院還建成2個省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和多個專項實驗室,開設《财産保險綜合實驗》《壽險精算綜合實驗》等7門獨立實驗課程,覆蓋人身保險、财産保險、社會保險三大領域。通過“認知實習—項目實習—畢業實習”的階梯式實踐體系,學生得以在“服務三農”暑期實踐、保險産品設計大賽等活動中提升并展現創新能力。近三年,學生斬獲“挑戰杯”省級一等獎、數學建模國家級一等獎等榮譽50餘項,保險及精算領域專門賽事獎項數十項,“穗香保險行動團”的鄉村振興實踐活動獲《學習強國》《羊城晚報》等知名媒體廣泛報道。

國際化:接軌全球标準,拓寬職業邊界

粵港澳大灣區保險行業的高水平開放,對人才的國際化素養提出更高要求。學院通過“國際認證+雙語課程+實驗班”組合拳,打通學生全球職業發展的通道。

一方面,學院與英國特許保險學會(CII)、北美精算師協會(SOA)合作,實現課程學分認證;開設FRM(金融風險管理師)實驗班,将證書考試内容分解為12門雙語課程。目前,FRM實驗班一級通過率超50%,累計88人通過一級考試,7人通過二級考試。另一方面,學院申請開辦“财富風險管理優才班”“國際保險實驗班”,引入CII風險管理、财務規劃等10門核心雙語課程,為學生考取國際證書、進入跨國企業奠定基礎。

“實驗班不僅讓我掌握了FRM知識,更通過全英文案例研讨提升了跨文化溝通能力。”一名FRM實驗班畢業生表示。如今,他已入職某保險公司精算部,成為團隊中少有的骨幹新人。

成效:就業升學雙高,産學研反哺行業

“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模式的落地,直接體現在人才培養質量的躍升。近三年,學院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2%以上,就業崗位與專業匹配度接近七成。升學率逐年攀升,52名2024屆畢業生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悉尼大學等境内外名校錄取。

教師團隊亦成果豐碩:近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等項目20餘項,出版《保險學》《再保險》等教材10餘部,9項教改項目獲省級立項。學院還與廣東省金融委、人保财險聯合開展“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絲苗米保險+”等課題研究,助力鄉村振興與綠色金融發展。其中,“野生動物緻害補償保險”項目入選廣東省“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推廣案例”,彰顯産學研深度融合的社會價值。

啟示:教育改革的灣區樣本

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的探索,為應用型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啟示:一是以行業需求為導向,動态優化課程體系;二是通過校企協同打破“象牙塔”壁壘,實現産教深度融合;三是将國際認證嵌入培養方案,提升人才全球競争力。

正如學院院長陳輝教授所言:“教育必須與時代同頻共振。我們期待‘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模式能持續疊代,為灣區建設國際金融樞紐輸送更多‘精專業、懂實戰、具視野’的複合型人才。”未來,學院計劃進一步拓展與其他高校、保險機構的合作,探索“校校協同”“校企協同”新機制,助力大灣區金融教育協同融合發展。

這份來自改革前沿的答卷,不僅是一所學院的成長印記,更是中國高等教育主動适應産業變革、服務國家戰略的生動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