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學專業

來源: 時間:2024-05-23

我院保險專業設立于1981年,是全國最早設立保險專業的五所院校之一, 2001年我院保險專業被批準為教育部高職高專示範專業,2004年5月,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後,保險專業也成為首批招生的6個本科專業之一。從2005年開始,保險專業下設保險學(保險實務)和保險學(風險管理與精算)兩個專業方向,2017年之後保險學專業不再區分專業方向。保險專業是我院的傳統專業、特色專業、龍頭專業,學院把保險作為重點專業、重點學科加以建設,保險專業的發展大緻經曆了三個階段。

1、起步階段(1981-1994年)

這一階段我國保險業的發展處于恢複時期,主要特征是我國保險業發展的體制環境仍是計劃經濟體制,保險業的管理隸屬于中國人民銀行,保險學科的獨立地位尚未确立。這一階段保險隻是作為國際金融與保險系下的一個專業而存在,保險教學的特點是以計劃經濟為理論基礎,以計劃管理為主要方式,以行政命令和直接幹預為主要手段,以有限的傳統保險業務為主要内容,商業保險産品的商品屬性不明确,理論體系缺乏完整性、系統性。

2、轉軌階段(1995-2003年)

這一階段我國确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針,1995年頒布了我國第一部《保險法》,1998年成立中國保監會,具有保險市場主體多元化、保險産品多樣化、保險業對外開放步伐加快等特點。為适應廣東經濟社會和保險業的快速發展,學校将國際金融與保險系一分為二,成立了保險系。保險系成立後,加快了專業建設的步伐,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針對國内高校本專業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理論與實際脫節的問題,我們從1997年開始實施了以建立實踐性教學模式為主要内容的教學改革計劃,增加校内實驗教學和校外基地實習的時間和内容,探索與保險機構共育人才的特色之路,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2001年我校保險學專業被教育部評為國家高職高專示範專業。

3、完善階段(2004年至今)

2004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這一階段我國保險業全面對外開放,針對國有保險公司股份制改造、保險費率市場化、保險監管方式變化等新的情況,保險專業加快了教學内容、教學方法改革和教學手段更新的步伐,積極推廣啟發式教學、研讨式教學、開放式教學、案例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方法。在專業建設方面,根據保險行業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要,在原有的保險實務專業方向的基礎上,于2005年設立了風險管理與精算專業方向,使保險的專業方向更加完備。根據應用型保險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在塑造專業特色上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行業性、應用性、實踐性、開放性、複合性的保險專業特色,受到了保險業界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肯定。

人才培養模式:我院保險學專業分别于2020年、2021年入選廣東省級、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在一流專業建設過程中,探索出“一體兩翼”(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标準為主體,以實踐創新能力和國際化視野為兩翼)的人才培養模式。保險學專業通過設置國際權威資格證書CII考試課程和學分認證,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保險專業人才。

培養目标:本專業培養适應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紮實的經濟學、金融學基礎知識,系統掌握保險基本理論,具備熟練的保險業務技能,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能夠在保險、銀行和證券等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保險、風險管理、投資管理、理财規劃等實際工作,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富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創業精神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宏微觀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原理、計量經濟學、統計學原理、經濟法、保險學、風險管理學、财産與責任保險、人壽與健康保險、保險法、利息理論、保險精算學、保險經濟學、保險營銷學、保險經營管理學、保險科技等課程。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能在保險、銀行、證券、信托等金融機構及監管部門和其它企事業單位從事保險、風險管理、投資管理、理财規劃等實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