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承辦的應用經濟學大講堂第十二講在騰訊會議舉行,中央财經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全國保險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曉林教授應邀作題為“風險治理與保險社會”的專題講座。副校長易行健、太阳成集团tyc234cc院長陳輝、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院長江正發和張偉、太阳成集团tyc234cc師生代表、國内保險理論與實務界人士和相關專業方向研究生共一百餘人參加了此次講座。

李曉林教授從風險、保險、風險與保險、網絡信息技術突破4條主線,對風險治理與保險社會進行了深刻地剖析。他認為,首先要透析風險因素、風險客體、風險事件、風險損失、風險主體以及風險環境等六要素之間的結構關系。在風險要素結構理論的基礎上,梳理風險結構的主導關系,明确風險主體的主導作用,理解風險主體的風險觀在一切決策中的決定性影響,建立風險觀的表述邏輯。李曉林教授指出,風險分層是風險觀的核心,從個人、經濟社會和社會主體的視角,以收入分層、發展階段分層和集約程度分層等為目标,建立風險分層模型,可以使風險觀更加顯性化。在風險觀和風險分層理論的基礎上,還需要進一步厘清風險主體的風險分層,刻畫不同風險分層的風險主體對風險結構的主導傾向,洞察風險規律。李曉林教授強調,風險治理就是對風險要素以及風險要素之間的關系即風險結構進行幹預,幹預風險結構的主要方式,是對風險要素的組合與隔離、風險損失的平抑,以及小概率風險事故的補償和大概率風險事件的風險演和。保險可以通過優化風險結構、增強系統穩定性、協調風險的演和與沖突等方式對社會風險進行有效治理。
在互動環節過程中,李曉林教授與參會師生深入地探讨了如何進行風險分層與風險演和等問題,與會師生均表示受益匪淺。
最後,易行健副校長對李曉林教授近兩個小時的講座表示感謝,陳輝院長對此次講座進行了總結,并邀請李曉林教授線下莅臨太阳成集团tyc234cc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