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況
張偉,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院長,研究生學曆,碩士生導師,廣東省級創新團隊“農村普惠金融減貧與鄉村振興發展團隊”負責人,農村普惠保險與社會保障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第八批校級培養對象。2010年進入太阳成集团tyc234cc工作,2014年晉升為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村金融與保險、社會保障、責任保險。工作至今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兩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兩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四項、廣東省軟科學研究項目一項、廣東省普通高校創新團隊項目一項、廣東省屬高校人文社科重點項目一項、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一項;先後在《農業經濟問題》《保險研究》《中央财經大學學報》等CSSCI來源期刊發表論文40多篇,在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專著一部。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專家、中國保險學會智庫專家、中國災害防禦協會智庫專家、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商業保險研究分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農業保險分會理事、廣東保險學會學術委員,擔任《中國農村經濟》《農業經濟問題》《中國農村觀察》《公共管理學報》《保險研究》《金融經濟學研究》《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武漢金融》《金融發展研究》等學術期刊匿名審稿人。
二、科學研究
(一)主要研究領域
農村金融、政策性保險、保險風險減量
(二)論文、著作、專利、獲獎
[1]張偉,鄧柏禹,鐘偉霞,等.農村綠色保險賦能農業綠色轉型發展——基于空間計量模型的實證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25,46(01):117-130.
[2]張偉,鐘偉霞,陳小知,劉心怡,易沛.種植業保險對農地規模化經營的激勵效應——基于2010-2021年省級面闆數據的經驗證據[J].保險研究,2024(04):34-47.
[3]何小偉,陳星足,張偉(通訊作者).我國“保險+期貨”模式的運行機制、國際比較與政策取向[J].農村金融研究,2023(02):62-71.
[4]劉心怡,張偉(通訊作者),陳小知.數字普惠金融對不同區域農戶收入的差異化影響研究——基于數字基礎與城鎮化的視角[J].農業現代化研究,2022,43(06):984-994.
[5]李競吾,張偉(通訊作者),陳田園.基本醫療保險能顯著緩解因病緻貧嗎——基于不同發展階段的政策效果比較[J].金融經濟學研究,2021,36(04):64-77.
[6]張偉,羅向明,曾華盛,劉心怡.政策性農業保險對不同群體的收入再分配效應[J].保險研究,2021(06):72-88.
[7]張偉,黃穎,何小偉,徐靜.貧困地區農戶因災緻貧與政策性農業保險精準扶貧[J].農業經濟問題,2020(12):28-40.
[8]陳祥雲,李民,張偉(通訊作者).需求結構演變、供給結構失衡與糧食補貼政策調控[J].新疆社會科學,2020(01):24-32+150-151.
[9]張偉,黃穎,譚瑩,徐靜.災害沖擊下貧困地區農村金融精準扶貧的政策選擇——農業信貸還是農業保險[J].保險研究,2020(01):21-35.
[10]張偉,黃穎,易沛.我國綠色農業發展的金融誘導機制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19(06):52-60.
[11]張偉,易沛,徐靜,黃穎.政策性農業保險對糧食産出的激勵效應[J].保險研究,2019(01):32-44.
[12]張偉,黃穎,李長春,陳宇靖.收入分化、需求演變與農業保險供給側改革[J].農業經濟問題,2018(11):123-134.
[13]周堅,張偉(通訊作者),陳宇靖.糧食主産區農業保險補貼效應評價與政策優化——基于糧食安全的視角[J].農村經濟,2018(08):69-75.
[14]易沛,張偉(通訊作者).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标準的可持續性研究——基于“一制一檔”與“一制多檔”的比較[J].公共管理學報,2018,15(04):80-90+153.
[15]張偉,黃穎,易沛,李長春.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精準扶貧效應與扶貧機制設計[J].保險研究,2017(11):18-32.
[16]羅向明,張偉,譚瑩.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環境效應與綠色補貼模式[J].農村經濟,2016(11):13-21.
[17]張偉,張三峰,金山.累積性環境污染的權責劃分與保險補償[J].保險研究,2016(09):48-57.
[18]王勇,張偉,羅向明.基于農業保險保單抵押的家庭農場融資機制創新研究[J].保險研究,2016(02):107-119.
[19]岑敏華,張偉,羅向明.農民工職業病風險傳導路徑與職業病保險補償模式優化研究[J].現代經濟探讨,2015(08):69-73.
[20]張偉,袁建華,羅向明.經濟發展差距、環境規制力度與環境污染保險的制度設計[J].金融經濟學研究,2015,30(03):119-128.
[21]張偉,岑敏華,羅向明.中國農業風險的多維保障機制研究[J].農村經濟,2014(02):61-65.
[22]張偉,岑敏華,羅向明.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對養老保險空賬的影響研究[J].區域金融研究,2014(05):24-30.
[23]張偉,岑敏華,粟榆.農民工職業病保險補償制度評價與優化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2014(05):66-71.
[24]張偉,粟榆,羅向明.中國環境污染保險供需“雙冷”的經濟解釋[J].保險研究,2014(05):3-12.
[25]張偉,羅向明,郭頌平.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的區域比較研究[J].南方金融,2014(06):66-70.
[26]譚瑩,張偉(通訊作者),邱俊傑.能繁母豬保險政策的養殖戶支付意願分析[J].保險研究,2014(06):11-17+95.
[27]張偉,羅向明,郭頌平.農業保險補貼、農民生産激勵與農村環境污染[J].南方農村,2014,30(05):37-44.
[28]張偉,羅向明,郭頌平.民族地區農業保險補貼政策評價與補貼模式優化——基于反貧困視角[J].中央财經大學學報,2014(08):31-38.本文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金融與保險》全文轉載。
[29]張偉,郭頌平,羅向明.風險演變、收入調整與不同地理區域農業保險的差異化需求[J].保險研究,2013(10):32-41.
[30]岑敏華,張偉,羅向明.保險标的轉讓效力與立法約束研究——兼論《保險法》第49條之立法缺陷[J].保險研究,2012(10):79-85+55.
[31]張偉,郭頌平,羅向明.政策性農業保險環境效應研究評述[J].保險研究,2012(12):52-60.
[32]羅向明,張偉,丁繼鋒.收入調節、糧食安全與欠發達地區農業保險補貼安排[J].農業經濟問題,2011,32(01):18-23+110.
[33]張偉.立法缺陷、承保約束與中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制度供給[J].太阳成集团tyc234cc學報,2011,26(03):46-57.
[34]郭頌平,張偉,羅向明.地區經濟差距、财政公平與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補貼模式選擇[J].學術研究,2011(06):84-89+160.
[35]張偉.中國農業保險的政策調整、需求演變及補貼差異——基于工業化進程的視角[J].金融教育研究,2011,24(04):58-63.
[36]羅向明,張偉,丁繼鋒.地區補貼差異、農民決策分化與農業保險福利再分配[J].保險研究,2011(05):11-17.
[37]張偉,岑敏華,郭頌平.基于成本收益分配的中國農業保險補貼模式——利益相關者理論視角[J].農村經濟,2011(11):69-73.
[38]郭頌平,張偉.基于成本收益的中小企業非壽險産品供給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9(12):102-105.
[39]郭頌平,張偉.中國農業保險供需“雙冷”的經濟解釋[J].太阳成集团tyc234cc學報,2009,24(04):102-111+128.本文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金融與保險》全文轉載,并被《新華文摘》摘錄。
[40]張偉.《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微觀經濟效應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21年12月。
(三)主持的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政策性農業保險減貧效應測度與扶貧機制優化研究”(71973034),項目主持人,已結題,起止時間:2020.01-2023.12;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中國農業保險環境效應測度及補貼政策調控研究”(71203038),項目主持人,已結題,起止時間:2013.01-2015.12;
[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農村綠色保險賦能農業綠色轉型發展:效應評估與政策優化”(24YJA790091),項目主持人,在研,起止時間:2024.09-2027.12;
[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财政公平視阈下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收入分配效應研究”(19YJA790116),項目主持人,已結題,起止時間:2019.01-2021.12;
[5]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基于糧食安全視角的中國區域農業保險差異化财政補貼體系研究”(12YJC790272),項目主持人,已結題,起止時間:2012.01-2014.12;
[6]廣東省普通高校創新團隊項目“農村普惠金融減貧與鄉村振興發展研究創新團隊”(2021WCXTD011),項目主持人,在研,起止時間:2021.08-2024.12;
[7]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綠色發展視角下農村普惠金融環境效應評估與綠色補貼機制研究”(2024A1515010582),項目主持人,在研,起止時間:2024.01-2026.12;
[8]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減貧效應分解與扶貧機制重構研究”(2019A1515011892),項目主持人,已結題,起止時間:2019.10-2022.06;
[9]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粵港澳大灣區産業轉移的霧霾污染空間擴散與溢出回流效應研究”(2018A030313121),項目主持人,已結題,起止時間:2018.10-2022.08;
[10]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東雙轉移的環境風險循環擴散效應與環境污染保險補償機制研究”(2014A030313661),項目主持人,已結題,起止時間:2018.10-2022.08;
[11]廣東省屬高校人文社科重點項目“生豬價格周期性波動的時變特征與逆周期調控研究”(2019WZDXM017),項目主持人,已結題,起止時間:2020.05-2022.12;
[12]廣東省軟科學研究項目“網絡衆籌與科技保險協同視角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機制創新研究”(2016A070705070),項目主持人,已結題,起止時間:2016.05-2019.12;
[13]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共建課題“廣州市農業保險精準扶貧的效率評估與政策調控研究”(2020GZGJ149),項目主持人,已結題,起止時間:2020.05-2022.12;
[14]中國保險學會年度課題“農村綠色保險對農業綠色轉型發展的激勵效應研究”,項目主持人,已結題,起止時間:2024.05-2024.12.
[15]廣東省保險學會年度課題“共同富裕目标下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收入分配效應研究——以廣東為例”,項目主持人,已經題,起止時間:2023.05-2023.12.
[16]廣東省教育廳特色創新項目“基于農業保險保單抵押貸款的家庭農場融資機制創新研究”,項目主持人,已結題,項目主持人,已經題,起止時間:2020.05-2021.12.
三、學生培養
(一)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财産保險》《保險學》《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畢業論文寫作指導》
研究生課程:《綠色保險》
(二)主持的教育教學項目
1.廣東省研究生教育論壇——保險分論壇,廣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2024年
(三)指導學生
2021年開始擔任金融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2023年開始擔任保險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目前已經指導四屆研究生(共13人),已畢業研究生三屆(共10人)。已畢業研究生當中先後有4人獲評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或校級勵志獎學金(2萬每人),2人獲評校級優秀研究生,1人獲評校級優秀畢業論文。先後指導研究生在《保險研究》《農業現代化研究》等CSSCI來源期刊或CSCD來源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目前有2位已畢業研究生在攻讀博士學位。
四、招生方向
(一)政策性保險:主要研究農業保險、房屋保險等政策性保險的制度演進、福利效應以及對居民行為決策的影響,主要就業方向為國有大型保險公司的政保部門。
(二)保險風險減量:與中國太保粵港澳大灣區風險減量創新實驗室聯合培養熟悉保險風險減量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的複合型人才,未來主要就業方向為國有大型保險公司的風險減量部門。
五、招生要求
性格開朗,積極樂觀、有良好的自律能力和學習能力、明确的職業發展目标,有讀博打算的同學要求在研一的第一個學期熟悉掌握中高級計量經濟學知識,研二開學前在老師指導下完成一篇學術論文。
六、聯系方式
郵箱:weizhangpaper@163.com
辦公電話:19210301490